中美会谈引全球关注,美方选择连退两步,中方的意思,美听懂了?
近期,外交部发布的消息称,应瑞士政府的邀请,中方高层将于5月9日至12日访瑞。这次瑞士之行有一个备受全球关注的特别安排,就是作为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将与美国财长贝森特进行会谈。
贝森特在接受美国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表示:“我觉得这会关系到局势的缓解……我们得先把局势降下来,才能往前走。”从他这番话里,咱们似乎能听出美方对这次会谈还是满怀希望的。
特朗普(资料图)
我国为什么最终会同意与特朗普政府接触呢?用我们商务部发言人的话说就是,“我们是在充分考虑全球期待、国家利益、美国业界和消费者呼吁的基础上,才最终决定同意与美国进行接触的”。当然,这背后与特朗普“体面认输”,多次对中国释放寻求谈判信号也有关系。从上个月下旬开始,美国政府高层就不断释放出想与中国进行贸易谈判的信号,甚至还不惜制造中美已经进行沟通和磋商的假消息。
而早些时候,美国财长贝森特还结结巴巴地表示:“我本来只是想去瑞士,要跟瑞士进行谈判,只是中国官员也在,所以才跟他们谈。”然而,他这个谎言很快就被美国网友自己戳破了。因为瑞士本来就是零关税政策,贝森特如果不是刻意去见中方代表,根本没理由专门跑一趟瑞士。倒是中国方面,这次咱们的瑞士之行是早就定好的,接下来咱还得去法国,这也应了中国外交部官宣的说法:咱们这次完全是应美国的请求才会谈的。
展开全文
贝森特(资料图)
尤其是,在中方同意会谈的当天,美方果断选择连退两步。近日贝森特在出席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听证会时表示,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对产自中国的婴儿车、婴儿床以及其他儿童必需品免去145%的高额关税。美方在会谈前夕,抛出要对部分中国商品免税的消息,算是为接下来的中美会谈创造了有利基础。有数据显示,美国市场上约97%的婴儿车都来自中国。受关税影响,这些产品的价格已经上涨了20%。
要知道,特朗普前几天宣布不会考虑降低对华关税之后,美国股市应声下跌。美国媒体指出,美国对华145%的高关税,将导致普通家庭年均生活成本增加近5000美元,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12年最低。不仅如此,美国本土供应链还陷入了“货架危机”。部分电子产品、玩具等商品库存仅剩3周,消费者因买不到廉价厨房纸而抱怨。财政部长贝森特坦言:“这种政策不可持续,当前的情况需要得到改变”。
中美贸易(资料图)
这说明,美国确实扛不住了,连即将举行的会谈都等不到了,必须赶紧释放一些信息出来,以缓解当前正在承受的巨大压力。现在特朗普政府面临的压力,不只是来自普通的美国人,还有民主党人、各个州以及金主们。可以说,在美国内部,不管支不支持特朗普,就没有不受到特朗普影响的。这就迫使特朗普政府,必须赶紧采取行动。这一次只是接触,而不是谈判,就算到了谈判阶段,能不能谈成、多久能谈成、最终能谈成什么结果,这些也都是未知数。
“接触”而不是“谈判”,其实就是这次会谈的基调。既然美方愿意专程跑一趟和中方见上一面,中方也不好拒绝。“接触”的意思,其实就是看美方的表现。如果美方真有诚意,那么接触就会有后续,如果美方还是执迷不悟,不愿拿出任何实际行动,那么接触之后大概率也就没有后续了。而且为了提防美方耍小心思,借这次接触的机会再次散播“中美达成协议”“取得谈判成果”之类的谣言。中方不会牺牲自身利益,也不会牺牲国际公平正义。需要强调的是,绥靖换不来和平,妥协得不到尊重。
评论